【東籬】汪滿田,魚燈璀璨六百年(散文)
徽州古城,周六非遺夜市是文旅產品中最成功的實踐,魚燈表演異?;鸨?,成了徽州非遺文化名片,古城門上一幅燈光投射的楹聯(lián)“燈耀汪滿田,魚躍六百年”。最具魅力的經典,吸引著游人把目光投向深山一個古老的村落,汪滿田。
布射河一灣一灣、經流不息,魚燈會一年一年、薪火相傳。
古村落一代一代,繁衍生息,燭光焰一茬一茬、祈福永續(xù)。
水與火的故事,非遺文化的堅守。八百年的村落,六百年的魚燈會。
汪滿田,藏在古徽州褶皺的小山村,魚燈是最耀眼的底色。如今,巷深酒也香千里。魚燈,近幾年如出浴芙蓉,走進人們視野,原生態(tài)的純粹,如翩翩少女,靈空、純靜,晶瑩剔透。
徽州非遺曾面臨后繼無人的宭境,我家鄉(xiāng)竦坑,與汪滿田毗鄰,“接觀音”的民俗,曾經民國時期依然萬人空巷,鄉(xiāng)人沐浴戒齋,虔誠祈福。如今,只能活在老人口中遙遠的故事里。
汪滿田的魚燈,成了例外,盛名之下,名符其實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古城人命為大魚徽州。
一項民俗,沒有商業(yè)的氣息,中國式特有的浪漫,因祈福消災,庇佑村莊的夙愿,演變成舞魚燈會的歡慶,續(xù)傳六百年。文化基因已然根植血脈中淵源流長。
每年元宵,從正月十三開始,山村的夜,燈火璀璨,煙花絢爛,爆竹聲聲,鑼鼓鏗鏹,萬盞紅燭閃耀魚腹。人們摩肩接踵,隊伍浩浩蕩蕩,前不見首,后不見尾。“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的浪漫場景,璀璨了星空,繽紛妖艷。
俯看夜空,如星河浩渺,群星閃耀。大魚王若巨鯨遨海,小魚歡快魚貫,燭光閃耀,夢幻般靈秀,各支燈會輪番出場,魚影入河,影影綽綽,如夢如幻。
“鯉魚龍化”、“獅燈”、“花燈”、“十二生肖燈”、“橫空出世”在炫爛煙花中,陣陣鼓聲里“灘花戲水”地游動,靈動而妙曼。
魚燈口中流星妖嬈,游到各戶皆以爆竹聲迎送。
逢年長者、新婚之家,可從魚燈內換得壽燭、子燭。添丁進口之家,更要行“點燭”禮。為魚燈會提供香燭和果品。答謝宗親族人祝福,以祈求子嗣興旺,幸福綿長。
精堪的表演,優(yōu)美的舞姿,璀璨的燭光燈火,把數(shù)千年農耕文明精華詮釋得淋漓盡致,年的企盼,美好祝福,被藝術地演繹出獨特浪漫情懷,也深深震撼了杯鄉(xiāng)的人們。
魚燈習俗起源,傳說建村以來,因木質結構,火災頻發(fā),村民認為,禍根乃村對面西光滑如鏡大巖石聚焦光點,導致木頭達到著火點溫度而起火。每當起火,火燒連營,殃及鄰舍。
河流,從來都是孕育文明的源泉,布射河穿村而過,人們唱著歌謠長大:小河灣灣出深山,大河灣灣入海流。
河流不息,信念不絕。
汪姓族人們對河流、對魚推祟,讓他們在尋求保護族人的努力中,似乎找到了他們想要的答案,也成就了非遺民俗。
魚,“灘花戲水”,可以克火。遂以宗祠房為單位,(房派指同姓里的支派)舉辦元宵魚燈會,汪滿田共六房。六支魚燈隊規(guī)模宏大,競相角逐,每年正月十三即開忙,十四、十五元宵鼎盛。
汪家老祠堂,成了宗族議事的地方。祠堂是文化續(xù)傳的根基,魚燈的組織者“魚頭”,就在這里通過民主選舉誕生就顯得特別莊重。而“魚頭”讓孩童們來擔任,這是村落特殊智慧。
村中耄耋、鄉(xiāng)賢、非遺傳承人懂得謙遜,自覺服務于、服從于“魚頭”的管理,并奉獻智慧。
數(shù)百年來,魚燈會堅若磐石般地守望,孜孜不誨地堅守。美好與福安是其文化精髓,在歷史長河中得以沉淀了。在年的文化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小小年紀的“魚頭”,承擔了燈會從籌備、組織、籌集資金、安排日常事宜?!靶◆~頭”中再推舉“總魚頭”,負責通告、出燈、祭祀等各環(huán)節(jié)統(tǒng)籌協(xié)調,一些重大事項,“總魚頭”還要組織魚頭班子召共同商討決定。
集體智慧,民主集中制組織架構,緣于民間,而讓孩童從小種下文化的種子,是村落經久不衰的信念,汪滿田的了不起,不僅僅在于的魚燈的傳承,在如何保護文化遺產上面堪稱經典。
魚燈的美,總能咉起故鄉(xiāng)最柔軟記憶,彌漫在游子的心間,成了思鄉(xiāng)的理由,凝結成續(xù)傳的鄉(xiāng)愁,于是故鄉(xiāng)在那頭,我在這頭。
大學生、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青年回來了,重拾非遺,做魚燈、賣魚燈登堂入室,已走進上海街巷。古城斗山街,有汪滿田魚燈文創(chuàng)工作室,汪梅娟,以魚燈紐帶,鏈結外面世界的窗口。周末,上海常有人來工作室、入深山學習制作魚燈,魚燈文化走進都市,成了新的業(yè)態(tài)。
流光溢彩的魚燈,經久不息的嬉燈會,一直照亮著中國人血脈里的文明之光。
魚燈會的薪火相傳。不僅僅“年俗”文化的靈魂,已然成了徽州人的集體記憶,如今星火燎原之勢,滋養(yǎng)著華夏兒女精神沃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