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既往】十三香(散文)
一
“小小的紙兒,四四方方,東漢蔡倫他造的是紙張,你若問著紙兒,有什么用,聽我慢慢地說呀端詳……”這首十三香小調(diào)由趙本山、鞏漢林二位老師在1988年遼寧春晚的節(jié)目里演出,一炮而紅。至今很多人,都能哼唱幾句??珊苌偃酥?,這個十三香小調(diào)起源于我的家鄉(xiāng)——灤州、灤南、樂亭一帶的鄉(xiāng)間市井。
十三香小調(diào)具體形成年代已無從考證,我在相聲老藝人郭啟儒早年錄音里曾聽到這么一句“……賣十三香的哪里人多,京東灤州人多……”還有一位相聲老藝人趙文心老人也在一次采訪里面有一句話,說他小時候在河南開封大相國寺的大雄寶殿前聽到了灤州人叫賣十三香,還即興演唱了一段。還有那唱腔“……遠傳州近傳縣,水路碼頭傳的寬……錦州錦西緊相連,溝幫子拐了個小彎兒就到了大佛山……瀝瀝拉拉就到了奉天……”種種傳聞和唱詞再加上本地老人們的講述都表明,解放前至少成千上萬的冀東“老呔”(昌灤樂一帶因口音獨特,被東北人稱呼為“老呔”,可能是樂亭一詞的轉(zhuǎn)音),就背井離鄉(xiāng)游走于東北、華北等地區(qū),趕集上店,以賣十三香為生了。所以我推測,十三香小調(diào)形成最晚也在清末。它是冀東藝苑三枝花(評劇,皮影,樂亭大鼓)之外的另一支奇葩!
二
我最早接觸十三香是大概六七歲上跟父親年前趕灤縣老站大集。我從小喜歡熱鬧,見到集上圍了一圈人,以為不是變戲法就是耍猴的,就趕緊往人群縫隙里鉆。鉆進去一看,原來是叫賣十三香的。只見地上鋪了一塊兒長方形的白布,三面起了一扎高的紅布圍子,白布上成半包圍形狀,放著許多敞著口的白布口袋,里面放著各種顏色的調(diào)料粉末。賣十三香的大概四十多歲,盤腿坐在蒲團上,穿著厚厚的半截子棉大衣,戴著棉帽子,帽子耳朵一個耷拉著,一個半撅著,臉瘦瘦的,胡子拉碴,但眼睛很亮,透著精明。他此時正左手拿著一張紙,右手拿著一個勺子,邊唱邊逐個口袋用勺子往紙上輕快地添加各種調(diào)料。嘴里還在唱著“花椒好,花椒香,花椒的味道特別的長……”我一下子就被這拉著長音的唱腔吸引到了,任憑大人叫,就是不動窩。父親只好站在圈外等著我。
一段唱完,圍觀的就有人問,多少錢一包。賣十三香一邊拖著長音的回答,三毛一包,五毛兩。見那人有意掏錢,就又開始動手拿著勺子往紙上逐個添加,接著念白道:“我往南添到了三門峽,往北又加到了山海關(guān),添的加的不要錢,這包包起來賽過了喜馬拉雅山,超過了珠穆朗瑪峰……”也有人好戲謔地說,聽說十三香里都是中藥渣滓,鋸末子,你這里不會有吧?賣十三香的不慌又不忙地說,中藥渣滓是肯定有的,大家一愣。他接著說,藥食同源,這很多的調(diào)料都記載在《本草綱目》里面,打成了碎末不就是“中藥渣滓”嗎?鋸末子沒有,你要要,我們莊有打家具的,下個集我給你帶來。大家哄笑,又有不少掏錢的。人群散了又聚,賣者又開始唱新的小調(diào):“夏天熱,冬天涼,冬夏離不了我的十三香,十三香真正香,香味飄到了王蘭莊……起名就叫做一年忙。”
那時候幾乎每家也就是有個收音機,全靠這個聽小說和歌曲。聽歌就得知道歌詞,所以那時候還有抄歌詞一說。待到某個時段某個歌曲開始播唱,幾個人同時記不同的段落,往往要好幾天才能記下來。歌詞還有可能記不準。例如《魯冰花》到底是“爺爺”想起媽媽的話還是“夜夜”想起媽媽買的話,我們小孩子就曾爭論不休。還有,魯冰花,酒干倘賣無,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們也搞不懂,都是跟著瞎唱。對十三香就不一樣了,唱的人都是本鄉(xiāng)本土的人,唱腔抑揚頓挫的方式也和說話方式接近,類似于順口溜,只有個別的詞聽不懂,個別的意思不太理解,聽了幾遍都能跟著瞎哼哼幾句。
以后每逢跟著大人趕集,我也總愛尋著聲音,鉆進人群,聽上一段十三香小調(diào)。那詼諧幽默的唱詞,拖著長音,合轍押韻的調(diào)門,總能讓我快樂上好幾天。最喜歡的是一段歷史唱段是:“……自從那三皇五帝開帝業(yè),湯堯禹舜立家邦……別看他秦始皇兵吞六國功勞大,沒吃過80年代的十三香……”把歷史人物按順序和主要是事跡都一一列舉出來,簡直比后來學歷史背的朝代歌還好用。我上學時候歷史課成績一直不錯,高中還上的文科班,到現(xiàn)在也一直喜歡看有關(guān)歷史的著作和小說,關(guān)心國家大事,想想應(yīng)該是跟從小時候聽十三香小調(diào)有關(guān),在幼小的心里早就被種上了“家國情懷”的種子。
最早的蓮花落,后來演變出來的冀東三枝花,還有這十三香小調(diào),演出多有“帝王將相,忠君報國,才子佳人”的橋段,使這里的人民多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和現(xiàn)實的浪漫主義情懷。偉大的革命先驅(qū)李大釗先生就出生在這片沃土??谷諘r期這里走出了無數(shù)抗日先烈!
三
上初三時候,班里轉(zhuǎn)來了一位灤南的學生,名叫孟慶旺。他皮膚黝黑,臉上有幾顆淺白麻子,小眼不大,但炯炯有神,他還會在課下偷偷地去角落里抽煙,整個人比起我們多了一股油滑世故的氣質(zhì)。后來才知道他是退學兩年,又回來補習準備參加中考的。
在那年元旦晚會上,老孟給我們表演了一段十三香,就是那段熟悉的唱腔“小小的紙兒,四四方方……”一下子震驚了全班。我們班是三個鄉(xiāng)鎮(zhèn)拔尖選上來的優(yōu)等生,大部分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書呆子,很多人可能是頭一次聽到這種唱腔,大家從興奮到震驚,隨后就是掌聲如雷,晚會的氣氛一下子就被拉到了高潮。我覺得社會上第一股風就是老孟的十三香帶給我的,原來象牙塔和市井可以這么近,一下子拉近了我和社會的距離。到后來我攤煎餅、擺套圈攤位,到后來往北京闖蕩,敢于面對形形色色的任何事兒,最初的勇氣應(yīng)該就是老孟大庭廣眾唱的十三香。同學聚會在即,一定讓老孟再來上一段。
事后,孟同學也得了一個十三香的綽號,我們明著暗著都這么叫,他也不惱。后來他和我們交了底,他輟學的那兩年就是跟著師傅四處流浪去賣十三香。最北到過哈爾濱,最南到了南京城。外地人走南闖北,擺攤撂地,住店打間兒,碰到的難處,說也說不完。有地痞流氓要攤位費,保護費的,有住店被偷被搶的,有突遇惡劣天氣,被大風吹跑,被大雨淋濕產(chǎn)品的。
老孟跟我說過這么離奇的一個故事。有一次他和師傅在某地大集擺攤,師傅恰巧唱了一段“……潘金蓮買砒霜,毒死了丈夫叫武大郎,潘金蓮為什么狠心把丈夫害,因為她不買我的——十三香……”本來是一段插諢打科的普通唱腔,本意就是逗大家哈哈一笑。哪想到,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圈外正好站著一位“小矬子”,他和鄉(xiāng)親們一起來趕集。唱到這里,鄉(xiāng)親們?nèi)滩蛔〕蛳蛩?,哄然大笑,矬子的臉一下子就綠了。這位“矬爺”從小就是侏儒癥,平時看慣了別人的白眼,受夠了不少窩囊氣,也是個三腳踹不出個屁的主。可今天他也是該著倒霉,感覺無端地被人嘲笑一番。俗話說“矬子肚里有三把刀,再鬼鬼不過水蛇腰”,面對一老一少兩個外鄉(xiāng)人,矬爺泥人這三分土性爆發(fā)了,他掀起攤位白布的一角,一抖一揚,大小口袋就都翻了筋斗,紅紅白白綠綠各色的調(diào)料撒得紛紛揚揚,掉了一地,也撒了他們爺倆一身,四周彌漫著都是嗆人的混合香氣。老孟一看急了眼,擼起袖子沖上去就要和矬爺論論拳腳。好在師傅一把就揪住了他,還一邊給矬爺?shù)狼福f對不住,我們不是有意的,我們馬上走,馬上走。老孟后來問師傅,師傅答道,出門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就算打得過矬子,他的鄉(xiāng)親們會袖手旁觀嗎?最后吃虧的肯定還是咱們爺倆。老孟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師傅又說:“要想不被人欺負,還是要讀書,考中專,考大學,轉(zhuǎn)戶口,端鐵飯碗當城里人。你年齡還小,跟著我風風雨雨,吃苦受罪也賺不了幾個錢,還是回去讀書是正路?!痹俸髞恚厦暇驼娴幕貋韽妥x了。
四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河南駐馬店有了一個“王守義十三香”的品牌,火遍了大江南北,走進了千家萬戶,它的前身是一個調(diào)料廠。我們這里很多人說他是得到了唐山某個說唱十三香藝人的啟發(fā)才創(chuàng)立的這個品牌,事情到底如何,估計也只有創(chuàng)始人自己說得清。90年代末期往后的十多年間,趕集賣十三香的少了很多,很多人都轉(zhuǎn)了行。有些賣調(diào)料的,在攤位旁支一個電磨,買什么,搭配好,現(xiàn)場可以直接粉碎,也流行了一段時間。
前天,臘月二十七,我趕安各莊大集,倒是遇到了一位賣十三香的,他耳朵上戴著麥克,身邊放個喇叭,邊說邊唱邊賣,唱得累了,就直接用喇叭放上一段錄音。攀談間,我知道他是灤縣老里莊的,80年代跟著灤南的師傅專門學過十三香,可以從日出唱到日落,十三香小段不帶重樣的。已經(jīng)有20多年不賣十三香了,段子也忘了小一半了。我問他,那為什么現(xiàn)在60多歲了又重出江湖?他笑吟吟地答道,這兩年隨著咱中華文化自信的提升,很多人又開始追捧傳統(tǒng)文化,這十三香小調(diào)又有很多人開始喜歡聽了,還成了灤南縣縣級非物質(zhì)遺產(chǎn)。前兩年唐山電視臺還專門找他做了一期節(jié)目,咱們得傳承下去不是嗎!我趕集上店,多賺點少賺點無所謂,倒是也能窮開心。對了,他說到窮開心,我想到了,原來大張偉的歌曲《窮開心》,就是借鑒了十三香的唱腔“小小的人呀,風生水起呀,天天就愛窮開心吶……”十三香小調(diào)在德云社里面更是被很多演員無數(shù)次演繹過。
我最后忍不住買了一包,他給我包成了“珠穆朗瑪峰”那么高,我說,沒準我給你寫到文章里,他開心得像個孩子。
過年了,誰家廚房里還不得準備幾包十三香。放上它,那就是“十三香真正香,熬魚燉肉最相當,包餃子,拌餡子,味道美,煎烤烹炸味兒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