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既往】春風(fēng)拂柳(散文)
一
2月4日,立春,查了下日歷,正是五九最后的第一天,翻過去,就是六九了?!拔寰帕?,沿河看柳”,我們公司后面,隔著一條馬路,有一條人工河,河邊,有柳。柳不成排,這三棵,那兩棵,在步道的轉(zhuǎn)彎處,常常是一棵。
午休時,我經(jīng)常去河邊散步。有時,中飯后人容易犯懶,但一想到有一些柳樹在那里等我,就心旌搖蕩了。還是趕緊裹上風(fēng)衣,去河邊,和柳樹一起吹風(fēng)吧。走走停停,遇見柳樹,我就停下來打量一陣。枝頭一片安靜,只有曠世的風(fēng)夾帶幾絲寒涼,不停地?fù)u動枝條,那些鼓脹的芽苞們就像貪玩的孩童,在悠悠蕩著秋千。
眼看著迎春花燦然開放,應(yīng)和著早櫻迫不及待吐艷,柳芽再也按捺不住壓抑了一個冬天的激情,即將繁星般爆綻?!岸麓猴L(fēng)似剪刀”,太陽就是那塊熾熱的磨刀石,不久,這把剪刀磨得鋒利了,一定會裁出“萬條垂下綠絲絳”。一場柳街花市、柳影婆娑的盛況,不日就要開幕。雖然今年天氣寒潮頻襲,雨雪頻現(xiàn),我期待的春天,有些姍姍來遲,但倒春寒可以阻礙春天的腳步,卻不能阻止春天的到來。
與曾經(jīng)的柳州尋柳的不如愿相比,上海的柳樹就相對多些,尤其在各大公園,常能與之不期而遇。這可能得益于上海相對于兩廣地區(qū)被誤稱為北方的緣由吧。上海的柳樹像上海人民一樣勤奮,剛剛落葉沒幾天,就要抖擻精神迎接春天了。
在我住過的老小區(qū)的人工湖畔,就繞湖種植有六株垂柳,剛開始,這些柳樹長勢喜人。不知為什么,其中兩株在我們住進小區(qū)十年以后,慢慢枝縮葉萎,直至干枯死亡。人人見了都覺得可惜。我甚至想,有兩個人和這事兒脫不了干系。其一是一位頭發(fā)稀疏的中年男人,他每天鍛煉身體時,總喜歡抱著這其中一株柳樹拉伸,有時又搖又晃,到了興頭上,還來一番雙掌擊樹。這如同打臉,傷的不只是自尊。柳樹為此要忍耐多少傷痛??!另一個人就是我,我來上海多年,“基因無改鬢毛衰”,水土至今不服,年紀(jì)越大,越是想念老家。周末,一旦有空,我就喜歡坐在湖邊的長椅上,望著這些垂柳,將鄉(xiāng)愁目送給它們。我學(xué)過林學(xué),但沒有上過垂柳柳絲何故下垂的一課,僅僅因為它太長太細(xì)嗎?可否說,是太重的鄉(xiāng)愁壓彎了枝條,它們背負(fù)了太多的往事。
不需走遠(yuǎn),新小區(qū)西側(cè)的綠化帶里就能見三五聚堆的垂柳,當(dāng)然,考慮它們枝條發(fā)達,需要生長空間,一般都被栽植在林帶外側(cè)。從我家出發(fā),沿河岸向南走上幾十米,還見岸邊種植的一些幾尺高的小柳樹。不過,總見它們的枝條被折斷。是春風(fēng)不解風(fēng)情,用力過猛,還是誰人“紅酥手”,“花開堪折直須折”。柳樹是開花的,只是花細(xì)小,常被忽略。柳諧音留,很深情,“真想把你留下來”。2022年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上,就采用了折柳送別這一場景,令億萬觀眾和各國運動員眼角濕潤。
難道在這條普普通通的河邊,也一直在流淌著深情的故事,如同這世間,每時每刻,都上演著生離死別的悲喜劇,只是,我沒看見。越想,我越不忍離去。
二
杭州距離上海不足200公里,在現(xiàn)代的速度面前,實在是咫尺之遙,或者可以說是離得很近,將杭州說成是上海的后花園,恰如其分。所以,我這樣說,不違背邏輯吧。來上海了,不去杭州,不去西湖,等于沒來上海。正因為如此,凡是來我這里的親朋好友,只要時間允許,酒杯里我盛進的是黃浦江,黃浦江水不斷,咱上海老酒不斷,茶杯里我端起的是西湖,只要西湖水不干,咱龍井茶不干。這樣才覺得盡興,當(dāng)然,我勸茶,不勸酒。
大哥2010年春到南方旅游回來路過上海,特意上海轉(zhuǎn)機來看我。我們在上海轉(zhuǎn)了一天后,第三天便乘高鐵去了杭州。
直奔西湖。最簡單的玩法,先沿著西湖岸邊轉(zhuǎn)了一圈。能在湖邊走,濕鞋也開心。但見湖邊高低錯落分布著水杉、桂花、香樟、雞爪槭、銀杏、柳樹等等,但見湖的四周樹影如人,人如樹影,環(huán)環(huán)繞繞,密密匝匝。如果沒有這些樹,如同沒有睫毛,明眸般的西湖再怎么淡妝濃抹,也不敢妄稱西子了。當(dāng)然,柳樹最多的地方,要數(shù)蘇堤了。民謠唱道“西湖景致六吊橋,一株楊柳一株桃”。暖風(fēng)熏人,小橋流水,煙柳籠沙,桃花灼灼,說的就是蘇堤?!拔骱啊敝械摹疤K堤春曉”名列前茅。走上蘇堤,和大哥邊走邊聊,興致很高,后來才注意到,給他拍的照片之中,多半都有垂柳作為背景。是大哥無意地選擇,還是我不經(jīng)意地?fù)鍎涌扉T,不得而知。
長兄如父。父親去世以后,我就把大哥當(dāng)成父親一樣對待,大事小情,都喜歡找他商量。當(dāng)然,包括大哥自己說,兄妹中他長得最像父親,難道父親有意將自己的容貌傳給了他?大哥不知道,他接受下來的是一份重任。再看我倆的合照上,身旁那棵長滿皺紋的老柳樹,滿面滄桑,越看越像父親。
最近整理電腦里存儲的一些老照片,翻到2009年初春一張照片,母親從東北老家來上海小住,我請了幾天公休假,帶母親出去轉(zhuǎn)轉(zhuǎn)。也是在杭州西湖。記不清那是哪個位置,母親站在湖邊,身后是碧波蕩漾的西湖,身旁是一棵滲著綠意的垂柳,我用像素不高的手機拍下了這張有點模糊的照片。這層模糊,如霧,現(xiàn)在讓我看起來,那一天怎么都像是一個夢。那時,七十歲的母親雖已白發(fā)蒼蒼,但身體硬朗,笑意盈盈。十多年過去,西湖水依舊波光瀲滟,那棵柳樹也在“春風(fēng)吹又生”,年年返綠了吧。如今母親因為腦梗,幾近失憶,更不能清楚地言語,無論如何,母親卻再也不能回到從前了。
三
實際上,我并不十分了解柳樹的性格特征,只記得在一個公園柳樹的標(biāo)識牌上看到過柳樹的介紹。柳樹,別名楊柳,它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有五百多個品種。性耐寒、耐澇、耐旱,喜溫暖甚至高溫,適應(yīng)性極強,遍布全國各地。我知道的甚少,見到柳樹,基本一律叫做垂柳。當(dāng)然,在城市的景觀柳樹中,垂柳居多。在我的潛意識里,我一直認(rèn)為柳樹的故鄉(xiāng)在北方,南方少見,它更喜寒,有些怕熱。我去過很多南方城市,和柳州一樣,見到柳樹并不多。后來,我想明白了,北方多柳,并不能簡單地反證南方少柳,重要的原因之一,北方由于冬季漫長寒冷,可選擇種植的樹種較少,也就相對突出了柳樹的權(quán)重地位,給我以及很多人的腦海里刻下北方多柳的烙印。
九十年代初,在北方工作,我所在的城市就坐落在松花江畔。城區(qū)北側(cè),松花江下游有一座江心島,島上樹木繁茂,長有白楊、松樹、榆樹、山丁子、山里紅和柳樹等,尤以柳樹為多,故俗稱“柳樹島”。我曾去那里游玩過。有時,想起那段日子還頗多不舍,那依依的柳絲時常牽扯我的衣襟,讓我忍不住回望。
我只去過一次。那時的柳樹島,島上都是土路,后來聽說都變成了硬化路面,還修建了寬闊的步道。那些柳樹比較粗壯,一看就有二三十年的樹齡。傳聞,有單位在江邊某地打靶,一顆子彈飛到島上,打傷一位市民,令人不寒而栗。人氣一直不旺,不知是否和這次事件有關(guān)。后來聽說,旅游部門在島上栽種了三千株櫻花樹,如今,不知是一番什么景象了。是“柳樹不知何處去”,還是“櫻花依舊笑春風(fēng)”,我想象不出。此后,我再沒去看過。去年秋季路過該市,只在江南岸走走,那些古柳垂下長長的絲條,溫柔地愛撫著岸上的護欄和游人的臉。我絲毫不介意柳絲的投影,遮住自己的面孔,特意親近柳絲,如嗅著伊人的發(fā)香,請別人拍照留念。只是現(xiàn)在想來,有點后悔,乘船到柳樹島只需5分鐘,單程只要4元錢,自己卻隨意就放棄了。
也是去年秋天,在縣城的老家,每天上午我都沿著賓館前面那條路散步鍛煉。一日,從賓館出來,向南橫穿兩條馬路,第三條馬路右轉(zhuǎn),剛走上百余步,只見一棵偉岸的柳樹赫然挺立在馬路中間。感謝道路的建設(shè)者,對這棵“怪柳”竟然沒有粗暴砍伐鏟平了事。而是給它嵌上了銘牌,標(biāo)明樹齡約50年以上,希望大家給予保護??赡艽蠹覑圩o過度了,把老柳樹當(dāng)成了神仙,樹干上纏滿了紅布條,怎么看都像繃帶,誰知道它傷在哪里?有的紅布帶還打著結(jié),像戴著一朵大紅花,它曾擁有怎樣的榮光?每次,我都盯著銘牌看上良久,忽然想起現(xiàn)在很多地方,為了防止那些因患了癡呆而走失的老人說不清來處,給他們佩戴了一張安全牌,上有住址,電話,本人姓名、監(jiān)護人姓名等等,這是全民大愛的體現(xiàn)。
我時常惦記著小城那棵老柳樹,這是一棵迷路的柳樹,不知道哪一年,它才能走過那條街。
四
當(dāng)年,在我鄉(xiāng)村老家的后園,父親帶領(lǐng)我們,栽了一片白楊樹,卻沒栽一棵柳樹。我問過父親,父親的回答是“前不栽楊,后不栽柳”。當(dāng)然,在前園,父親也不肯栽柳,說柳樹妨(村民都讀“方”音,實際讀fáng,有“克”的意思)菜,一家的蔬菜全靠前面的園子種植,通風(fēng)和光照好,收成高。我以為柳蔭遮光,其實,柳樹發(fā)達的根系也和蔬菜搶養(yǎng)分。
我沒太理解父親的話,長大后一次偶然的機會,才弄明白,這八字“箴言”的諧音是“前不在陽,后不再留”,豁然開朗,這么講就好理解了,不需要動腦筋。
村里房前屋后或者街道邊,多為楊樹和榆樹,包括我們學(xué)校在村南的苗圃,培育的也都是楊樹苗。整個村子,柳樹不多。我記得有些人家偶有一兩棵柳樹,好像不是栽的,是野生的。野生的好養(yǎng),無論什么東西。姥爺家的前院,靠近路邊的左角,就長著一棵大柳樹,主干已經(jīng)有些枯黑,像火燒過似的,但年年枝頭萌蘗出茂密的枝條。我和小伙伴經(jīng)常去折枝條做“叫叫”(柳笛)。找一根枝丫少的表面光滑的枝條,左右手?jǐn)Q來擰去,就給柳枝脫下一條“褲腿”,剪一段,入口一端削薄捏扁,一吹,就發(fā)出小鴨子叫的聲音。有幾次,我們在老師走了之后,大家一起發(fā)力,將課堂吹翻了天,弄得女生直捂耳朵。
前兩天,我在網(wǎng)上買了個救生用的口哨,形狀很像“叫叫”,但吹了幾下,就興味索然,盡管它是鈦合金做的,那聲音很生硬、很尖利。不像“叫叫”發(fā)出的聲音,怎么聽它的聲音都是綿軟的,是報春的。仿佛有一群鴨子在水面暢游,有時,它們會興奮得嘎嘎亂叫一陣,春江水暖鴨先知嘛。
除此之外,那時玩具少,我們就經(jīng)常折下柳枝當(dāng)馬騎,滿大街奔跑,任柳枝在地上撩起縷縷塵煙。事實是,我們比的是誰跑得快。自古有青梅竹馬,后人總把這總結(jié)為理想的婚戀模式。其實,經(jīng)歷過才知道,我和那些一起玩過的女孩,“青梅柳馬”,天真無邪,都是最好的小伙伴,即使有的成為同學(xué),卻也難成為戀人。如今都天各一方,甚至永不相見,但不妨礙在某一時刻,突然想起彼此。遺憾的是,長大后,只顧往前飛,分開時,都沒有說聲“再見”。
春天又到了,萬物復(fù)蘇,柳絲鉤沉,站在一株垂柳下,拉拉柳絲,就仿佛拉住了故人溫暖的手。我用手心摩挲下嫩綠的柳葉,和他們一一擊掌相慶?;蛘撸么宏栒?,柳綠花紅,出發(fā),我愿意乘著飄飄柳絮飛往故地。就在那里生根發(fā)芽,長成一株相思柳,任春風(fēng)輕拂纖纖柳絲,卻怎么也擦不掉——這行行思念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