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春花秋月 >> 短篇 >> 雜文隨筆 >> 【春秋】生活在歲月中變遷(隨筆)

編輯推薦 【春秋】生活在歲月中變遷(隨筆)


作者:河楊 舉人,4312.87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54發(fā)表時間:2024-05-08 19:15:53


   社會在與時俱進,人們的生活也在不斷變化。這些變化是全方位的,顯著的變化有:
  
   1、火的應用:火在生活中的作用與水相當,是每日不能或缺的。共和國建立初期及之前,都是火刀、火石、火媒子生火。用具是:將草紙搓成像筷子粗的紙卷,叫做“火媒子”,火刀是鐵匠制作的、像指頭大小的鐵片,火石是在山上找來的,如雞蛋一半大小的褐黑色石頭,做火媒子用的紙,是涇縣草紙廠制作的“草紙”。
  
   取火時,將火媒子附在火石上,用火刀敲擊火石,閃出的火星,很容易將火媒子燃著。在用火時,吸煙者用暗火即可以;需要明火時,用嘴吹火燃媒子,使暗火成為明火。一根火媒子用不了多久,因此,普通人家常常搓出許多火媒子,用筒子裝著,以備平時所需。
   火刀打火,是有講究的。經(jīng)常使用的人,一兩刀就可以生火;初次使用者,很難打出火來。因此,有的人家免得打火麻煩,在灶門口用碎燃料,如稻殼。鋸沫屑等煨著火,順便將茶壺放在火堆里面,讓茶壺里的水保持不冷。燒鍋時,將火媒子在煨著的火上燃著,就可以點著柴禾了。若不然,則要到臨近的地方取火(借火)。
  
   當時吸煙的人不少,都是用竹竿煙袋抽黃煙。他們都制作一個布袋子,比掌心大不了多少,里面裝上火刀、火石、用一根小竹筒裝著紙媒子,用煙別(煙盒子)裝上黃煙,隨身帶著。黃煙是商家制作好的煙絲,抽煙的人將黃煙絲按在煙袋的煙鍋上,用打火的媒子點燃了吸。一般老煙民,打火很內(nèi)行,只是一兩下,就可以用上火媒子的。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出現(xiàn)了火柴,被叫做“洋火”,如今我們這里還是這么叫;到了八十年代,出現(xiàn)了打火機,但很少,到了兩千年后,打火機普及,連“洋火”也退出了用場。
  
   2、吃水和用水,這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事。在自來水普及前,我們這里吃水都是在水塘里挑回來,放在水缸里吃與用。一般人家都有水缸,大的裝三擔水,小的裝一兩擔。進入公元兩千年后,由于化肥、農(nóng)藥廣泛應用,每逢大雨,田間水流進水塘,將水源污染得不能食用,人們?yōu)榱藢ふ仪鍧嵥矗苁琴M了些事。大約2015年,我們這里用上了自來水,免除了挑水和尋找清潔水源的事。
  
   3、照明,即晚上用燈。在電源沒有接來的時期,都是“油燈”照明。早期的照明用的是菜油燈。需要制作燈盞,即制作一個小架子,將一個像醋碟大小的鐵碗放在架子上,則是燈盞了。點燈時,在鐵碗里放上菜油,再放進“燈草”,將燈草的一頭露出油面鐵鍋外,點燃后就能照明了。有時候沒有“燈草”,就用棉花拈出細條代替。這樣的燈盞不適合任意移動,一般是掛在墻壁上,燈下沒有光亮,因此有“燈盞不知腳下亮”的說法。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煤油普及,稱作“洋油”,便有了“洋油玻璃罩子燈”。罩子燈方便移動,也明亮、清潔得多。有了煤油后,社會上出現(xiàn)了“汽油燈”,汽油燈是大型照明燈,是大型場所用的燈,其亮度已經(jīng)與電燈差不多。樣的情況,一直到電源接通后,才普及了電燈照明。
  
   4、做衣服和補衣服。共和國建立前,衣服全部是手工制作的,當時有專門制作衣服的匠人,叫裁縫或者“針匠”,他們給人做衣服,是“量身制衣”,用針線一針一線縫制,速度當然很慢,代價也比較高。因此普遍農(nóng)家都是自己裁剪,自己制作,當然也是一針一線的縫制。這些都是婦女的事,她們除了制作新衣外,還要經(jīng)??p補破衣,制作鞋子,叫做“女工”。
  
   當時衣服都是棉布制作的,容易破損,因此縫補破衣是經(jīng)常的事。這樣的情況,令婦女對女工很講究,終年都很繁忙。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后,毛線普及,年輕女人大多數(shù)會“織毛線衣”??p紉機出現(xiàn)后,市面上出現(xiàn)了縫紉店,家庭制作衣服的少了;開放后,化纖布料普及,服裝廠機械化生產(chǎn)效率很高,人們幾乎不再自己制作衣服,現(xiàn)在連穿補丁衣服的也很少見了。
  
   5、傳統(tǒng)雨具,即人們下雨天外出穿戴的衣帽。我們這里主要是“蓑衣”笠帽。穿上蓑衣,戴上笠帽,下雨天可以在野外勞動。蓑衣是茅草制作的,制作方法是,在盛夏時期尋找適當?shù)拿┎荩罨貋頃窀?,制作時在“蓑衣床”上用麻繩將茅草一根一根扣起來,使之成為“衣服”。制作好的蓑衣,穿在身上暖和。笠帽是匠人制作的,我們這里都是買來使用。
  
   歷史上我們這里沒有車行道路,運輸物資都是肩挑。因此挑擔子是人們?nèi)粘J聞?,為了減輕肩膀的摩擦,還在“蓑衣床”上制作“拉肩”,即用耐磨的野草制作“肩膀墊子”。
  
   6、鞋子,即人們平時穿在腳上的鞋。種類很多,布鞋有單鞋、棉鞋;下雨天穿的有釘鞋、靴子;平時勞動穿的有草鞋,湖鞋等等。種類雖多,但都是手工制作的。
  
   布鞋和釘鞋,都是自己家制作。工序是,先做出“鞋樣子”,即要制作多大的、什么類型的鞋子,而后,制作鞋底、鞋框,绱起來后,就成為鞋子了。為了制作鞋子,必須事先制作硬綁,即將家里舊衣服拆下的破布整理出來,用面糊在大板上一塊塊地粘貼,曬干后,就是做鞋子的“綁”了。做鞋底時將這些綁填在鞋底上,再用破布填成所需要厚度的鞋底,而后用麻線沿著鞋底一針一針穿扎起來,每一針都必須拉牢拉緊,叫做“納鞋底”,我們這里叫“吃鞋底”。一只鞋底,專門進行,至少需要一兩天功夫。納出來的鞋底,像木板堅硬。然后將做好的鞋框绱到鞋底上,還得用楦頭“造型”,才是成品鞋子。
  
   釘鞋的的樣子像是棉鞋,做法與布鞋一樣,但做好后需要用桐油浸泡出來,使之不至于漏水。靴子是皮匠用牛皮制作的,樣子與布釘鞋類似。釘鞋與皮靴的底部都有圓鐵釘,走下雨的泥路很穩(wěn)。
  
   做鞋子所需要的功夫是很大的,有“千針萬線”的說法,因此,婦女們成年都有鞋底可納。即使很悠閑的樣子,與人一邊聊天,還都是一邊在納鞋底。
  
   草鞋是勞動時穿的鞋。具體是用稻草在“草鞋耙子”上制作的。一個熟練的人,一天可以制作十多雙。草鞋其實主要是鞋底,上面是幾個耳絆,用繩子穿起來穿著。穿草鞋很方便,穿上它也很舒服。但草鞋不經(jīng)穿,一雙草鞋,繁重勞動一天一換,平常也只能穿兩三天。
  
   湖鞋也是稻草制作的,大約是洞庭湖那里傳過來的,制作比草鞋講究得多。制作好的湖鞋,樣子像布鞋,有底也有框,穿著舒服,除勞動穿著外,有些人甚至當生活中的布鞋穿。
  
   此外,下雨天只在周邊行走,還有木屐和“高腳”。木屐是一塊如鞋底似的木板,底部前后釘上小橫木,使之高于地面一寸許,鞋面上釘上絆帶,拴在腳上,走路可以不濕腳。高腳是兩根棍子,下部離地約一尺處打眼,安裝上踩腳的小板,人站在腳板上,兩手拿著棍子,可以一步一步地走路。只要道路不下陷,有些人甚至可以穿著高腳走很遠的路。用高腳初次走路,需要有一個練習的過程。
  
   7、關(guān)于棉褲。從前人們冬天都穿“長棉袍”,一般不穿棉褲。但偶然有人穿“包腿”,就是兩條套在腿上的棉褲“褲管”。由于長棉袍的原因,不穿棉褲,其實也不很冷。
  
   8、襪子。從前人們大多數(shù)不穿襪子,即使有襪子,也是自己家用棉布制作的。共和國建立后出現(xiàn)了“洋襪子”,但很薄,也不耐磨。買來的新洋襪子,必須剪開用棉布做襪子的底,這樣才可以穿得久一點。因此有“洋襪子不上底,富家穿不起”的說法。
  
   9、在電源沒有普及時,人們吃飯都是大灶燒煮,普通人家都有專門的灶屋,柴禾是必備的生活物資。人們吃過飯后,鍋里都有鍋巴,因此,鍋巴是人們最熟悉的食品。有了電源后,電飯煲普及,自己家的鍋巴,居然成為回憶中的物資了。由于這是大眾喜愛的食品,社會上出現(xiàn)了專門制作鍋巴的工廠,現(xiàn)在人們所吃的鍋巴,多是在市場上購買的。
  
   10、生活中改善最大的,是信息。本來人們?yōu)榱艘粋€信息,要傳達到必須知道的人,只有去“送信”,或者寄信。送信,有時路途遙遠,也必須要去送。無論是送信或者是寄信,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如今,網(wǎng)絡、電話普及,傳達信息,已經(jīng)成為 “不是事情的事情” 了。特別是手機的普及,真正改變了人們?nèi)粘I睢?br />  
   人們生活隨著社會的進步,變化很大,大體上是進步的。如今,傳統(tǒng)的生活有的已經(jīng)是傳說了;還記得的,也正在遠去。記錄這些內(nèi)容,可以讓我們“溫故知新”。
  
   2024年5月6日星期一
  

共 3192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生活和生活中的事物都發(fā)生了變化。本文簡明扼要的進行了論述。具有史料價值。推薦欣賞?!揪庉嫞罕睒O主人】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河楊        2024-05-08 20:24:18
  謝謝北極老師編輯本文。希望讀者朋友也談談生活變化方面的內(nèi)容。謝謝北極老師。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